宗馥莉辞职谁是最大的赢家 国资股东成最后赢家!宗庆后离世仅一年零七个月,他亲手建立的饮料帝国娃哈哈再次迎来巨变。10月10日晚,多家媒体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通过了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这意味着,继2024年8月正式接棒父亲宗庆后掌管娃哈哈后,宗馥莉在短短一年14天就告别了权力巅峰。
此次辞职距离去年7月宗馥莉那场“辞职逼宫”仅一年有余,当时她以退为进,不仅夺回管理权,更接手父亲全部股份。但这一次,办公室的灯真的灭了——没有反击宣言,没有股东挽留。娃哈哈集团对此消息予以确认,但未透露更多细节。据第一财经报道,宗馥莉已经申请辞去娃哈哈公司的多个重要职务,并于9月12日通过了集团的股东会和董事会相关程序的审核。这意味着,宗馥莉已经从自己父亲宗庆后创办的饮料巨头娃哈哈中正式出局,娃哈哈不再与宗氏家族挂钩。
商标使用“不合规”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据媒体报道,宗馥莉辞职的原因是商标使用“不合规”,她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今年9月,网上流传一份娃哈哈内部文件提到,宗馥莉领导下的娃哈哈和宏胜系将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该文件强调,自宗庆后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此次改名决定是为了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娃哈哈”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是其核心资产。此前宗馥莉将娃哈哈集团的员工、生产、销售渠道等资源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并销售娃哈哈产品,但未向娃哈哈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
宗馥莉与娃哈哈各大股东方的博弈早已悄然展开。事实上,宗馥莉的出局早有前兆。作为娃哈哈最大股东的杭州上城区国资委不能忍受几十年来毫无存在感的现实,在宗庆后去世不久便掀起了娃哈哈归属权的斗争。表面上看,娃哈哈的最大股东是持股46%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在这个大股东之后,是持股29.4%的宗庆后,和持股24.6%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但实际上,第三大股东方并非完全掌控于宗馥莉,部分离职员工对2018年的一份回购协议提出了诉讼,导致该部分股权的工商变更尚未彻底完成。宗馥莉的“权力根基”并不稳固。
宗馥莉在执掌娃哈哈后推行了一系列激进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或许方向并没有错,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同时推动如此多项改革,足以让一台运转几十年的“老机器”出现阵痛噪音。她对内改革了组织体系,劝退或调整了多位此前身居要职的老人;对外大幅度改革经销商体系,削减了一些合作多年却未达标或连续经营不善的经销商。宗馥莉改革的核心逻辑可以总结为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在宗庆后时代,娃哈哈运转的根基是宗庆后的个人威望、一批对宗庆后马首是瞻的老将老兵以及一套基于人情世故存续的制度。宗馥莉并没有宗庆后的威望,在她上台后确实有宗庆后的老部下对她的指示“阳奉阴违”。
家族内部的阴云也让宗馥莉的处境雪上加霜。在今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宗庆后与杜建英所生的三名子女和宗馥莉就21亿美元离岸信托的归属爆发矛盾。中国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冻结该资产,禁止宗馥莉转移或抵押,并要求其披露资金流向。此外,“非婚生集团”成员还要求分割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宗馥莉通过遗嘱公证继承了该部分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但这一纠纷的审理尚未彻底终结。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宗馥莉是在“胜仗前线”被迫下课的。2024年,娃哈哈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这是娃哈哈创立以来的最高增速。2025年一季度整体销售净收入增速保持在30%以上。截至宗馥莉“下课”,娃哈哈在含乳饮料和速食粥两个传统优势赛道依然保持市场份额第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2024年营收暴涨200亿靠的是宗庆后去世后的“情怀消费”,并非新爆款。她押注的无糖茶“娃小宗”电商平台搜不到踪迹;早年创立的KELLYONE 2024年抖音销售额仅8.1万。当情怀泡沫破裂,700亿营收目标成了压垮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压垮了她的改革底气。
宗馥莉辞职后,娃哈哈幕后赢家浮出水面。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委取回了自己应得的权益。多年来,宗庆后不断从娃哈哈及相关联公司中取得巨额分红,而上城区国资委却没有拿到多少钱。拥有公司46%的股份,一年却只能从娃哈哈公司中分到几百万。这次宗馥莉从娃哈哈公司出局,往后上城区国资委如果能按自己应有的比例取得应有的利润,就能获得哇哈发展近一半的红利。宗馥莉曾说过:“娃哈哈减宗庆后等于零”。如今,她亲手验证了“娃哈哈减娃哈哈等于什么”。商标争夺、家族内斗、市场滑铁卢,这三重死局最终让宗馥莉选择了离开。不过,宗馥莉的辞职未必是认输:她手里还有宏胜集团——这个“克隆版娃哈哈”承接了三分之一产能,藏着147条新商标。就像经销商说的“只要牌子在就有底气”,她或许只是把战场从围城搬到了城外。
启天配资-启天配资官网-正规实盘配资公司-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